中文字幕的理伦片免费_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精品_国产福利午夜_热久久国产精品 - 欧美色精品视频天天夜夜

教學資源

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

279759ee3d6d55fb280bd31f66224f4a20a4dd3e.jpg

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是湖南省韶山管理局直屬正處級事業單位,為全國唯一一家系統展示毛澤東主席生平事跡、思想和人格風范的紀念性專題博物館,館名由鄧小平于1983年4月20日題寫,包括生平展區、專題展區、舊址群等部分,其中毛澤東晚年生活遺物6400余件,陳列展覽面積16453平方米,為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一級博物館。

韶山毛澤東故居紀念館,坐落在全國重要的革命紀念地——湖南省韶山市韶山沖。毛澤東故居是毛澤東出生和少年活動的地方。毛澤東紀念館包括:毛澤東故居、毛澤東少年時代讀書的南岸私塾舊址、毛澤東父母墓、毛氏宗祠、毛震公祠、毛鑒公祠等歷史遺址和紀念性建筑,同時對有關反映毛澤東生平和思想的文物、資料進行征集、研究、陳列和宣傳。館藏文物、資料達6萬多件,名人字畫1000多幅,是毛澤東生平和毛澤東思想研究的重要基地。紀念館主要有生平展區和專題展區(即遺物館)兩處,用于舉辦《中國出了個毛澤東》生平展覽和《毛澤東同志遺物展》、《毛澤東同志的革命家庭》等專題陳列以及有關臨時展覽,集中反映了毛澤東從立志救國、探求真理到改造中國與世界的輝煌人生歷程,全面、系統地展示了世紀偉人毛澤東的豐功偉績和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

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一、紀念館布局


紀念館大門牌匾刻著鄧小平手書金色大字:“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

紀念館始建于1964年,對外開放部分包括舊址群、生平展區和專題展區,生平展區于2013年即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之際完成改造,正式對外開放。

序廳毛澤東漢白玉座像(雕塑)是著名雕塑家劉林創作的,表現了毛澤東在中共八大前后作為政治家、思想家和人民領袖的光輝形象。雕塑背景《東方紅》油畫由著名畫家李如創作,表達的是毛澤東的光輝業績與山河同在,與日月同輝的主題。頂部的天花云石五星燈寓意著大救星和群星向太陽。左右兩側前墻鐫刻有毛澤東手書《七律·到韶山》和《七律·長征》詩詞兩首。大廳兩邊的照片,左邊是毛澤東1959年回韶山時與韶山學校師生的合影,右邊是1959年毛澤東在接見亞非拉各國青年朋友時的合影,這是兩張被人們稱作能聽得見笑聲的照片。

紀念館所管轄范圍包括毛澤東故居、毛澤東父母墓、毛澤東私塾舊址--南岸、毛氏宗祠、毛鑒公祠、毛震公祠以及毛澤東青年時代塑像等8個參觀景點。

二、建筑特點

紀念館位于毛澤東故居南側約五百米處,為一座水泥磚木混合結構,根據當時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書記陶鑄指示,紀念館設計原則為:“鄉村外貌,城市內容”。按照這一原則,整座建筑物創造性地把湖南鄉間農舍格調同蘇州園林風格相結合,集莊嚴、樸素、美觀于一體,白色的粉墻,疏朗的內園,明快的單廊,小橋假山、花園亭臺,給人一種走進革命傳統教育藝術殿堂的感覺。

三、館內陳列

該館基本陳列共8個室,反映了毛澤東從少年和青年學生時代起到

1976年毛澤東逝世為止的生活與斗爭業績。另辟有《毛澤東同志的革命家庭》、《韶山風物耐人思》和《國際友人在韶山》3個專題陳列室。

該館收藏有關毛澤東生平和韶山人民革命斗爭的文物、資料、照片1萬多件,一級品400多件。其中有毛澤東少年時代睡過的床,讀過的《詩經》、《論語》,反映毛澤東1925年在韶山開展農民運動的《賀爾康日記》,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軍官學校第二期學員劉紹云聽毛澤東演講《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的筆記和1941年刻印的記載有毛澤東誕生年月和“閎中肆外,國爾忘家”評語的《韶山毛氏族譜》等珍品。

紀念館前,左右原來各有一口池塘,館前是一個大廣場,大門頂上縷刻著鄧小平手書金色大字:“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進門是一寬敞大廳,廳前,一尊高2。67米、重達3噸多的毛澤東塑像立于紅帳之前,毛澤東身著風衣,左手捏軍帽,右手前揮。沿著一條開滿鮮花的走廊,走近序廳,廳內依次陳列了全國六大革命紀念地的圖片,即韶山、毛澤東故居、上海一大會址、黃洋界、遵義會議舊址,延安、天安門。向人們展示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序廳中央,展示了一座韶山山水模型,將韶山210平方公里濃縮于此中,出序廳,上臺階,過假山,沿回廊來到會客室,會客廳靠墻豎立著一尊巨型毛澤東銅像。再往東通往樓上,三個院落呈品字形排列,在中庭的對角,各有2個小院,南院是一處臺地,與下棟參差錯落,這兒光線較暗,為紀念館內兩處藏寶之地:毛澤東遺物展和中南海故居。北院的過廳上,靜臥著一灰色吉姆車,說明牌上標著:毛澤東1959年6月回韶山的座車。現在已成為珍貴的歷史文物。往東,是紀念館的最幽深處,一個長十余米,寬約七、八米的院子,與毛澤東文物倉庫和毛澤東圖書館相通,院內有兩個展廳:韶山風物耐人思和國際友人在韶山。其中陳列了中外著名人士訪問韶山的照片、題詞和贈送的禮品原物。

四、紀念館的發展

紀念館從1964年開放以來已經接待5000余萬觀眾,其中有70多位黨和國家的領導人,有10多萬來自世界五大洲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賓。江澤民總書記曾兩次到館參觀。1983年4月,鄧小平為紀念館題寫了館牌。1993年7月1日,胡錦濤同志到紀念館參觀。現在,紀念館已成為全國100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已成為千百萬人們緬懷毛澤東偉大功績、領略東方巨人崇高精神風范的理想場所。

1990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批準將北京中南海的五千多件毛澤東遺物移交韶山毛澤東紀念館保存。遺物中有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的龍紐大印;赴重慶談判是郭沫若送的手表;穿了幾十年、打了73個補丁的睡衣,以及毛澤東家庭生活賬單、菜譜等。

2003年,為迎接毛澤東同志110周年誕辰,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進行了陳列改造,現有十二個展廳,其中八個展廳為《中國出了個毛澤東》生平業績展,四個展廳為專題陳列:《毛澤東遺物展》、《毛澤東一家六烈士》。展廳充分利用了聲、光、電、多媒體等多種形式突出陳列主題。觀眾在參觀過程中可參與情景陳列,互動感強。

(摘自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