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5年6月,毛澤東同志攜夫人楊開慧在韶山創建了中國農村最早的黨支部之一——中共韶山特別支部,親手點燃了革命的火種。在歷次革命斗爭中,韶山支部經歷了血與火的洗禮,孕育了毛新梅、毛福軒等“韶山五杰”,鑄就了“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韶山精神。為進一步搶救和保護韶山黨組織珍貴的黨史資料,繼承和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大力宣傳韶山精神,向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獻禮,從去年3月開始,韶山村黨總支著手建設中共韶山特別支部黨史陳列館。通過展出珍貴史料,再現韶山光榮革命歷史,進一步豐富韶山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的內涵,提升教育功能。
黨史陳列館陳列布展面積為800平方米,共分為5個展廳,8個章節,即韶山建黨、組織斗爭、掀起高潮、隱蔽斗爭、恢復重建、抗日救亡、迎接黎明、再創輝煌。整個陳列運用聲、光、電和場景復原等先進的展陳方式表現。整個陳列館注重思想內容,講求教育效果,兼顧藝術形式,反映了中共韶山特別支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史,充分展示韶山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不懈奮斗,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
(摘自湖南日報)